<acronym id="omqac"><div id="omqac"></div></acronym>
<sup id="omqac"></sup>
<acronym id="omqac"><small id="omqac"></small></acronym>
<sup id="omqac"></sup>
<rt id="omqac"><center id="omqac"></center></rt>
<rt id="omqac"><small id="omqac"></small></rt>
<acronym id="omqac"><div id="omqac"></div></acronym>
<acronym id="omqac"><center id="omqac"></center></acronym>
廣西南寧:宣傳矩陣“助攻”垃圾分類“技能”滿分
發表時間: 2021-11-22來源: 南寧晚報

  自廣西南寧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分類以來,公園、學校等地垃圾分類收集點及宣傳教育等設施逐步完善,市民垃圾分類意識逐步增強,實現從理念向行動的自覺轉化。日前,南寧市一批學校、公園景區榮獲2020年垃圾分類示范單位。走進民主路小學青環校區、人民公園等地,可以了解到這些示范單位“教科書”式的垃圾分類新招式。

南寧市民主路小學青環校區同學參觀廢舊物品制作的手工作品。

  多元打造宣教陣地

  傳遞生活垃圾分類新理念

  在學校如何開展環保教育?孩子們能為污染防治做些什么?民主路小學青環校區大隊輔導員蔣婷說,學校從培養學生的好習慣入手,確定了開展垃圾分類的系列活動,倡導用實際行動開展垃圾分類,營造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礦泉水瓶、碎玻璃屬于可回收物,那同學們知道碎玻璃應該怎么投放嗎?”在民主路小學青環校區,標有四種分類的垃圾箱隨處可見,師生都能準確無誤地將垃圾投入對應的垃圾箱。此外,學校每個月開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讓孩子回家向家長宣傳,帶動身邊的人也實行垃圾分類。

  在學校的“精靈驛站”里,存放著各班收集的可回收物,包括已寫完的練習冊、清洗干凈的空塑料瓶、整理好的廢舊紙箱等。學校每個學期舉行回收小達人評比活動,頒發“集寶先鋒班”“集寶精英班”“集寶英雄班”錦旗,所得獎勵金存入學校的紅領巾基金會,用于“手拉手幫扶活動”。學校還成立課題小組,研究垃圾分類活動開展的方式方法、環保教育校本課程。

  接下來,學校還計劃開展垃圾分類之后的項目。如做“零廢棄校園”項目,購買設備對易腐垃圾進行后續處理,在廚余、落葉等垃圾中加入益生菌進行發酵,制作成有機肥用于綠化種植。將產生的垃圾實現循環再利用,做到零廢棄校園。

南寧市人民公園垃圾分類桶潔凈如新。

  抓源頭重分類減量化

  精準分揀收運提高環境質量

  公園景區是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南寧市人民公園是市區最老的公園,每天到公園休閑鍛煉的市民多達一兩萬人。來到人民公園,能發現新添了不少生活垃圾分類標識牌,還建了分類投放收集亭,周邊還設置垃圾分類長廊,向市民科普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分類標準等內容。

  南寧市人民公園園容科副科長介紹,自推行垃圾分類以來,公園即全面更換投放設施,完善分類設施,垃圾桶內外潔凈如新。此外,公園在后山建設了1個其他垃圾中轉站和1個園林綠化垃圾臨時堆放點,每日集中收集、定時收運。據悉,今年以來公園共投入7.5萬元購置二分類垃圾桶75組,并將逐步更換園內破損殘舊垃圾桶。

  據統計,今年1月至8月,已清運綠化垃圾222車、生活垃圾189車,相較2019年減少了30%,從源頭分類上實現垃圾減量化。

  針對公園游客以老年人為主的特點,公園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活動。比如:開展“煙頭不落地、垃圾不亂扔——奶粉罐置換綠植”活動,發動市民群眾置換家中閑置的金屬奶粉罐,公園將這些回收的奶粉罐制作成簡易的煙頭收集容器,放置在公園內亭廊臺凳旁,游客亂扔煙頭現象明顯改善。

  下一步,公園將繼續按照“源頭減量、分類收集”原則,以提升游客文明素養為切入點,聯合推進“公園+物業+游客”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全面提高園區環境質量,實現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責任編輯: 林 鳳清
新時代文明實踐
文明影音
創建活動
先進典型
志愿服務
未成年人
文明傳播
文明之光
亚周精品视频在线,欧美老熟妇深喉视频,97模特人人摸人人插,116美女销魂疯狂视频,男女激情互舔免费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