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百年大黨,風華正茂。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文明網推出黨史故事音頻節目“信仰的力量”。今天為您講述“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提高黨的建設質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對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對新時代黨的建設目的、方針、主線、總體布局、目標等作出明確規定,進一步回答了新時代“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一歷史性課題,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指明前進方向,提供基本遵循。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習近平對黨的領導核心作用作了鮮明生動的闡述,他強調:“形象地說是‘眾星捧月’,這個‘月’就是中國共產黨?!秉h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
黨的十九大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確立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同時把這一重大政治原則寫入黨章,把“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的第一條。這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最根本的經驗總結,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集中體現。
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在憲法序言確定黨的領導地位的基礎上,又在總綱中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強化了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地位。憲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確立黨的領導地位,反映的是中國最大的國情,有利于在全體人民中強化黨的領導意識,有效地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黨的全面領導是具體的,不是空洞的、抽象的,必須體現到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體現到國家政權的機構、體制、制度等的設計、安排、運行之中,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確保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強化黨的組織在同級組織中的領導地位,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群團組織、社會組織、企業和其他組織中設立的黨委(黨組),接受批準其成立的黨委統一領導,定期匯報工作,確保黨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同級組織中得到貫徹落實,加快在新型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建立健全黨的組織機構,做到黨的工作進展到哪里,黨的組織就覆蓋到哪里。
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把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放在首要位置,突出了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的統領地位,抓住了國家治理的關鍵和要害。全會通過的決定強調,“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這為新時代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供了有力制度保證。
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大棋局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中,黨中央是頂梁柱。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這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是最根本的政治規矩,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動搖。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習近平強調,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證全黨團結統一和行動一致,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黨的十九大后,黨中央對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提出一系列具體要求。
2017年10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指出,中央政治局要帶頭樹立“四個意識”,嚴格遵守黨章和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要求,自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履行職責、開展工作,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根據《規定》,中央政治局全體同志每年向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書面述職一次。這已經成為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重要制度安排。
2018年8月,中共中央印發修訂后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增加了“兩個維護”“四個意識”等內容,并對在重大原則問題上不同黨中央保持一致,搞山頭主義、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打折扣、搞變通、搞兩面派、做兩面人等行為的處理作出具體規定,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為確保全黨令行禁止提供了有力紀律保障。
2019年1月,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這是黨中央對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兑庖姟愤M一步將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強調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最重要的是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最關鍵的是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同時,中共中央還印發《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強調涉及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大方針政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中的重大原則和問題,國家安全、港澳臺僑、外交、國防、軍隊等黨中央集中統一管理的事項,以及其他只能由黨中央領導和決策的重大事項,必須向黨中央請示報告?!稐l例》對于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保證全黨團結統一和行動一致,推動請示報告工作全面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軌道,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強調推動全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 “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把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落到實處。健全黨中央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強化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職能作用,完善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落實機制,嚴格執行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制度,確保令行禁止。健全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組織制度,形成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體系,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這一制度安排為強化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提供了有力保證。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工作條例》,把“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確保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作為中央委員會開展工作必須把握的第一條原則,強調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是黨的組織體系的大腦和中樞,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涉及全黨全國性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只有黨中央有權作出決定和解釋?!稐l例》著眼加強中央委員會工作,對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領導體制、領導職權、領導方式、決策部署、自身建設等作出全面規定,為保證黨中央對黨和國家事業的集中統一領導提供了基本遵循。
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寶貴經驗。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要求,根據實際制定出臺關于“兩個維護”的具體規定、辦法等,結合各種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 “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經過持續努力,黨員、干部的政治站位、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有了明顯提高,鞏固了黨的團結統一,確保了黨中央一錘定音、定于一尊的權威。
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黨的政治建設決定黨的建設的方向和效果,是黨的建設的“靈魂 ”和“根基”。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黨的政治建設這個重大命題,把黨的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并擺在首位,明確黨的政治建設在新時代黨的建設中的戰略定位,抓住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性問題,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全黨要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堅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堅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目的是堅定政治信仰,強化政治領導,提高政治能力,凈化政治生態,實現全黨團結統一、行動一致?!兑庖姟吠ㄆ瀼睾腕w現“兩個維護 ”這一根本要求,將其作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牢牢把握黨的政治建設對黨的各項建設的統領作用,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穿于黨的各項建設之中?!兑庖姟窂娬{,要以正確的認識、正確的行動堅決做到 “兩個維護”,堅決防止和糾正一切偏離“兩個維護”的錯誤言行。
2019年3月,全國巡視工作會議暨十九屆中央第三輪巡視動員部署會召開,強調要認真履行新時代巡視工作政治監督責任,緊扣督促做到“兩個維護”根本任務,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推動黨中央大政方針貫徹落實。
2020年12月,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進一步強調,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為落實這些要求,黨中央聚焦黨的政治屬性、政治使命、政治目標、政治追求持續發力,引導全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 “兩個維護”,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融入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制定和落實全過程,不斷健全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督查問責機制,嚴肅查處違背黨的政治路線、破壞黨的集中統一問題,以政治上的加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
中國共產黨能夠帶領人民進行偉大的社會革命,也能夠進行偉大的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是熔鑄在中國共產黨人血脈里的政治基因。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們黨始終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一次次拿起手術刀來革除自身病癥,一次次靠自己解決了自身問題。
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不停歇。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了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習近平指出,必須以黨章為根本遵循,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統籌推進黨的各項建設,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艱難困苦而不斷發展壯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黨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黨的十九大強調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引導全黨牢記黨的宗旨,解決好“總開關”問題。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宣示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政治信念。習近平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2019年5月底開始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自上而下分兩批在全黨開展。這是新時代深化黨的自我革命、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生動實踐。為了鞏固主題教育成果,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推動教育常態化長效化。2020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意見》,推動主題教育各項成果落地見效。
在抓好黨內集中教育的同時,黨中央堅持把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推動各級黨組織不斷加強思想建設,更好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和一系列重要論述摘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等重要輔導讀物。廣大黨員、干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強則力量倍增。2018年7月,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并闡述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新時代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著力培養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提出,為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提供了科學遵循,為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提供了重要保證。以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引領,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黨的組織體系建設不斷增強。張桂梅、鐘南山、黃文秀、張富清、鄭德榮、張黎明 ……一批批優秀共產黨員不斷涌現;“硬骨頭六連”、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黨委、武漢市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黨總支……一個個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積極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有地方黨委3202個,基層黨組織468.1萬個,黨員總數為9191.4萬名。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不斷增強。
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黨的十九大后,中央政治局首次會議就把作風建設擺上議程,審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實施細則》,根據過去幾年中央八項規定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著重對相關內容作了進一步規范、細化和完善,更加切合工作實際,增強了指導性和操作性。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是作風建設的重點內容。2019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明確提出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2020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持續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為基層減負”。黨的作風建設從細節入手,堅持“?!薄伴L”二字,抓鐵有痕、踏石留印,讓全黨和人民群眾感到了變化,從改進作風的實際成效中看到了希望,起到了徙木立信的作用,為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凝聚了黨心民心。據國家統計局民意調查顯示,95.7%的群眾認為2020年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正“四風”卓有成效,比2013年提高14.4個百分點;95.8%的群眾認為2020年全面從嚴治黨卓有成效,比2012年提高16.5個百分點。
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就要靠嚴明紀律和規矩,推動黨員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為上劃出界限。各地區各部門深入開展紀律教育,將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納入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和黨校課程,深入剖析干部嚴重違紀違法的典型案例,發揮警示、震懾、教育作用,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嚴格按黨章標準要求自己,使黨員、干部增強紀律意識,把黨章黨規黨紀刻印在心上,知邊界、明底線,把他律要求轉化為內在追求,形成尊崇黨章、遵守黨紀的良好習慣。2018年7月,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要鞏固和發展執紀必嚴、違紀必究常態化成果,下大氣力建制度、立規矩、抓落實、重執行,讓制度“長牙”、紀律“帶電”,充分發揮紀律建設標本兼治的利器作用,使鐵的紀律真正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制度事關根本,關乎長遠。2018年2月,中共中央印發《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第二個五年規劃(2018—2022年)》,適應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各項建設的需要,對此后5年黨內法規制度建設進行頂層設計。黨中央更加重視提高黨內法規執行力,把制度的剛性標尺立起來,防止制度成為“稻草人”。2019年9月,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執行責任制規定(試行)》?!兑幎ā分鹨幻鞔_了各級各類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執規責任,對監督考核、責任追究等提出要求,是從根本上破解黨內法規“執行難”問題、推動黨內法規全面深入實施的一項重要舉措?!兑幎ā放c同時修訂印發的《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規定》一起,進一步對黨內法規工作進行了全鏈條的制度規范,成為黨立規、執規的“規矩”。為了繼續扭住責任制這個全面從嚴治黨的“牛鼻子”,2020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
黨風廉政建設永遠在路上,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黨的十九大以后,習近平強調,腐敗這個黨執政的最大風險仍然存在,存量還未清底,增量仍有發生,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必須一刻不停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斗爭,堅決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對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特別是十九大后仍不知止、膽大妄為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對扶貧、民生領域腐敗和涉黑涉惡“保護傘”一查到底。在強化不敢腐的震懾同時,將正風肅紀反腐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貫通起來,把所有行使公權力人員納入統一監督的范圍,實現了對公權力監督和反腐敗的全覆蓋、無死角,不斷扎牢不能腐的籠子。著力深化以案促改、以案為鑒,加強黨性教育和廉潔教育,持續增強不想腐的自覺。經過全黨不懈努力,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黨在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中凈化純潔。
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是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黨的十九大以后,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紀檢監察機構改革一體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全覆蓋的權力監督格局日臻完善。充分發揮黨內監督的政治引領作用,把監督融入區域治理、部門治理、行業治理、基層治理、單位治理之中。推動黨委(黨組)主體責任、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和紀委監委監督責任貫通聯動、一體落實。堅持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不斷完善權力監督制度和執紀執法體系,推動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形成常態長效的監督合力。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作出重大制度安排,明確提出必須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增強監督嚴肅性、協同性、有效性,形成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